日前在浙江杭州的世界旅游博览馆举行的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发生了温馨一幕:有陌生参观者在一件装置展品中放入三颗珍珠,与整件作品相得益彰。展品作者获悉后,特别表达了对这位放珍珠观众的感谢。
在不少人为这一次创作者与观众的良性互动而感动称赞时,另一种声音也在网上广为传播:只要展品没有写明邀请观众互动,就不应该随意放置任何物品。
今年6月1日,浙江杭州世界旅游博览馆开馆,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同步启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雅林的场景模型装置《我将在月之暗面与你相见》在这里展出。这一装置中,雅林设置了大量正在做着不同行为的模型人物,并以光线营造出不同观感。在作品介绍,她表示这件作品是纪念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于1973年发行的专辑《月之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50周年。
中国美术学院社交媒体发布了作品前后对比
雅林在自己的小红书上发布笔记,邀请大家前去参观。随后不久她在网友们的留言返图中惊讶地发现,装置中一个小人的身边多了一颗珍珠。在后续其他网友发布的图片中,她发现珍珠变成了对称的两颗。于是她赶往展览现场,又发现作品中一圈人物跳舞的中间也放上了一颗珍珠,三颗珍珠竟是分三次放完的。“这个行为让我觉得非常可爱。”雅林说,自己经历过作品被捣乱、被弄得乱七八糟的情况,但这一次不同于捣乱行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美丽的举动,是一种善意的互动。”她还特别感谢了这位素未谋面的放珍珠的人。
雅林再次在小红书上发布笔记记录这段过程后,许多网友被这场创作者与参观者之间的善意、奇妙的互动所感染,这条笔记获得了近9000个赞。有网友赞扬了这位参观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有网友以为珍珠本就是作品的一部分,还有网友点赞雅林的态度,“没有嫌逛展的人‘破坏’作品,反而觉得是增添的小惊喜,你很棒。”
不过,这一行为在另一些展览观众与网友眼中,却是不同的景象。在小红书上,有网友发起针对这一事件引发的“如何看观众与艺术作品互动”投票中,近1.4万人中74%认为“不应动手”,26%的则支持“可以动手”。
社交媒体上一项投票中,认为“不应动手”占多数
“这次是珍珠大家觉得好,那么明天是纸帽子、奥特曼玩偶、木屑呢?”有网友评论:“这次只是幸运地得到了原作者的喜爱,但这种行为不应提倡。”毕业于美术学院又曾在几所美术院校执教的丁先生就不赞同这样的行为,“毕业季看到不少人抱怨作品被损坏。看展览不触碰展品、不放东西到展品上,应该是基本素质,不管放的是珍珠、现金还是别的任何东西。”
从事雕塑艺术创作的罗先生也不认可往展品里放东西的行为。“艺术家创作作品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观众往里面放东西会让人曲解创作者的原意。”在他看来,作品的内涵虽然每位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保持原样是对创作者的尊重。“观众认为这件作品需要改进,或者认为表达不到位,可以留言或直接跟创作者交流,而不是自己加东西。”
事实上,雅林的作品被人加入珍珠后,不少人产生了不同理解。比如有人就认为珍珠象征着财富,这些人对珍珠的环绕是“人性对财富贪婪的渴求”——这样的理解在没有珍珠的原作中是不会产生的。
上海博物馆新的展览中有引导观众感受展品的环节
即使支持“可以动手”的网友中,也有不少强调“可不可以动手取决于展品是否为开放性作品”。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的玉器文明单元,就设置了一组半开放式展台,邀请观众上手感知不同玉石的质地和触感。
也有部分观众对于表达方式日趋复杂的当代艺术能否动手感到困惑。2019年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上,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展出作品《喜剧演员》(Comedian)——一根被银色胶带粘住的香蕉,这件作品还拍出了12万美元天价。而另一位行为艺术家大卫·达图纳(David Datuna)竟直接将香蕉吃掉,并称这是一场名为“饥饿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同样的场景后来在韩国又发生了一次。
大卫·达图纳吃掉展品香蕉并称这是行为艺术(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上海部分博物馆、美术馆获悉,目前绝大部分展出的作品都不应触碰或放入其他物品。对于允许互动的装置,现场会有相应的说明和工作人员引导。不过一些从业者也表示,观众有表达的欲望很正常,未来不妨在展出的同时设置电子版展品,让观众虚拟“加料”。
文/上观新闻记者 简工博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