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苹果手机,真的不香了。
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只卖出了1200万部,比去年同期少了35%。
失宠的苹果,也连累了一群围绕在身边的供应企业。
被称为中国手机玻璃大王的蓝思科技,就位列其中。
曾经的蓝思,是苹果、华为、三星等手机屏幕供应商,全球50%的手机屏幕都是蓝思生产的。
2015年上市时,蓝思当天就迎来了股价暴涨,随后8天一字涨停,3个月后市值突破千亿;创始人周群飞的身家更是超过500亿,登顶女首富的位置。
然而就在2016年以后,与苹果的紧密捆绑,让蓝思的净利润不断受到侵蚀。
在最近的16个月里,蓝思因一个“苹果订单可能会减少”的传闻,市值蒸发1500亿,净利润更是只有20.88亿元,连去年同期的一半都不到。
为全世界手机供应玻璃屏幕的巨头蓝思,怎么就走了这样艰难的地步?
很多世界顶尖的企业,都是靠技术白手起家,蓝思也是如此。
创始人周群飞,最初只是一个初中学历的工厂女工,年幼时就经历了父亲残疾、母亲去世,一辍学就来到深圳,开始了8年的手表玻璃加工工作,每天只有6元钱的收入。
但她说:“想要做好的事情不吃不睡也一定要做好,不会轻言放弃。”
凭着敢赌敢拼的性子,周群飞一路开挂逆袭,让蓝思一步步成为国际顶尖的科技巨头。
2003年,周群飞用技术和设备入股,与人合伙成立了蓝思科技,主攻手机防护视窗玻璃。
蓝思的目标就是用自己生产的玻璃,替代手机屏幕上的塑料盖板。
这一规划,让它抢占了整个手机屏幕市场的先机。
蓝思接到的第一个手机屏幕盖板订单,来自国产手机品牌TCL。
当时的TCL手机如日中天,其中爆款型号TCL3188还请到了韩国的当红明星金喜善代言。
但因为是首次采用玻璃盖板做屏幕,TCL还是担心,蓝思的规模不够大,产品质量可能不达标。
周群飞就和技术人员一起做实验,最多时三天三夜没离开过工厂车间,终于解决了手机屏幕容易产生划痕、透光能力差的缺点,把玻璃应用到手机屏幕上。
随着这款手机的大卖,中兴、康佳等国产品牌纷纷开始采用玻璃屏,国外的手机品牌也发现了蓝思。
2004年9月,摩托罗拉准备推出 Razr V3 手机,主动找到周群飞,要求采购蓝思生产玻璃屏。
如果能接摩托罗拉的订单,蓝思的知名度将再上升一层楼。
然而摩托罗拉有有一个要求:手机玻璃从一定的高度垂直下落,不能破碎。
已经有了TCL手机屏幕经验的蓝思,在技术上很有底气。
但就在周群飞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供应手机玻璃原料的日本工厂,却在国内竞争对手的授意之下,给蓝思断了供。
一开始,对方要求先打款。
周群飞一咬牙,贱卖了自己的房子,凑齐了货款。
但对方还是以各种理由推迟发货,这让周群飞的深圳工厂几乎弹尽粮绝。
没有原料就不能生产,如果到期不交货,巨额违约金将会让周群飞十几年的努力灰飞烟灭。
绝望的周群飞跑到香港红磡火车站,一度想要卧轨自杀。但女儿的一个叫她回家吃饭的电话,把她拉了回来。
周群飞开始为原料想办法。
她先从日本高价购买部分原材料保证生产,又从瑞士找到了替代材料。
然而试用替代材料需要客户认证,在想尽所有办法后,她给客户发去一封请求使用替代原料的邮件,得到了认可。
一年后,摩托罗拉V3上市,现象级爆卖1.3亿部。随后,三星、诺基亚、HTC等手机品牌都抓紧时间与蓝思合作,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大客户,苹果。
自2007年起,苹果初代iPhone,就搭载了蓝思的玻璃盖板。
当时初代iPhone卖了139万部,而10年后的第六代苹果手机,已经卖到2.224亿部,其中有一半都用的是蓝思的玻璃盖板。
在手机圈子里,曾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周群飞工厂停工,全世界手机都要断货。”
蓝思最大的客户是苹果。
为了保持住跟苹果的合作,蓝思还在2020年斥资94亿,收购两家泰周的金属机壳工厂可胜科技和可利科技,为苹果的金属外壳手机供货。
但好景不长,去年1月,有基金经理预测苹果将减少对蓝思的订单:“苹果将要砍单,苹果供应链可能会转移”,蓝思股价在1月21日骤跌10%。
此后蓝思多次曝出被苹果“砍单”传闻,股价跌跌不休。
到如今,只用了16个月,蓝思就跌没了1500亿,市值只剩下500.31亿元。
然而蓝思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砍单”传闻那么简单。
1、流血保供,赚钱却越来越难
很多科技企业都要重资产投入,为苹果供货的蓝思更是如此。
在与苹果合作的十几年中,蓝思虽然从苹果处获得高毛利,却因为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成本比一般企业高出很多。
比如有些激光设备,两三年就要全面换新。
每当设备换新,蓝思就要投入巨资买新设备,而淘汰下来的往往就只能低价处理。
为了保供苹果,蓝思只能年复一年地砸钱投入,因此它最大的难题就是缺钱。
上市后,蓝思曾融资90多亿,最后只能通过定增股票的方式多次筹钱。
今年4月,年营收只有300亿的蓝思,因为定增了150亿元,引发股票跌停,被投资人吐槽割股民的韭菜,吃相太难看。
而这样的高投入,也让它的净利润一年不如一年。
2、招一名员工奖励1万元,却根本留不住人
缺钱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招不到人。
在蓝思有很多不同的流水线,哪怕是看似简单的质检环节,也要工人每天在日光灯下高强度用眼,就更不用说有一定毒性的丝印车间,虽然防护做得很好,还是难免损伤身体,很多人都不愿意干。
据蓝思一位前员工透露,在蓝思工作的普通员工,月薪很低,也就5000多,有时休息日也要工作,如果完不成,就要扣工资。
在知乎上,有一个求职求助贴,下面的回答中展示了在蓝思工作的实景: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中午吃饭只有30分钟,一周单休。
严苛的工作环境,和不高的薪水,让蓝思根本就留不住人,很多年轻人刚到蓝思一两个月就主动离职。
恶性循环之下,蓝思一年365天都在招聘,最缺人的时候,员工内推奖励就有1万多元,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2021年,蓝思营收452.86亿元,虽然比去年增长了22.6%,净利润却只有20.88亿元,同比下降57.36%,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成为苹果手机供应商后,蓝思年营收突破百亿。
这让很多人以为,只要拿到苹果的订单,就能股价、营收双增长,抱苹果的大腿就能一劳永逸。
在与苹果合作的一部分时间里,蓝思确实用逐年递增的营收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在2018到2021年,苹果为蓝思贡献的营收,从46.97%逐年增加到66.49%,2021年达到顶峰,为300.98亿元。
但事实上,过分依赖苹果的企业,大多只是被苹果牵着走,缺乏风险意识,在最近几年大多过得不好。
今年年初,同样是苹果供应商的“欧菲光”,因承认被踢出“果链”,一个季度就亏了1.86亿,市值也从最高点629亿,跌至如今的224亿。
甚至还有些企业,完全把命运交到了苹果的手中,只为了能替它打工。
美国的“极特先进”,就是典型例子。
在没有为苹果供货之前,极特先进是一家生产蓝宝石熔炉的厂商。
2013年苹果找上门来,要求它为iPhone生产蓝宝石屏幕,只要合作就可以提供5.78亿美元贷款。
为了与苹果合作,极特先进火速筹集9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立加工厂,转型生产蓝宝石屏幕,仅一年时间股价就翻倍增长。
蓝宝石屏幕工厂
然而一年后,斥巨资进场的极特先进,只因为苹果担心蓝宝石易碎,就被动停掉了几乎所有的项目,只给苹果手表做了少量蓝宝石屏幕,期待中的几十亿营收化为泡影,公告发布当天,股价也跌了近九成。
2014年10月,极特先进裁员超过650人,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与极特先进相比,蓝思已经相当幸运。
在2017到2018年,蓝思也曾因为苹果手机销量的大幅波动,净利润从20.47亿,急速下滑到6.37亿,不到前一年的三分之一。
正是因为对苹果的依赖,让蓝思失去了自主对抗危机的能力,业绩随着苹果手机的销量坐上了过山车。
而在2021年的多次“砍单”传闻之后,就算蓝思正面回应与苹果合作正常,还是没能帮投资人对它的未来发展建立信心。
拼命的蓝思并没有变,但市场一直都在变。
周群飞曾说过:“在一个领域里,你不继续投入研发,你就是在等死。”
如今这句话还可以加上后半句:企业更不能依赖大客户,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经旭